2023年1月1日,是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》(以下简称:RCEP)正式签署生效一周年。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,RCEP落地一年都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?下一步如何稳步扩大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等制度型开放,充分释放RCEP红利? 推动区域经贸合作 根据海关统计,2022年前11个月,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.8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7.9%,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.7%。其中,我国向RCEP其他成员出口额达6.0万亿元,同比增长17.7%,超过全国出口总体增速5.8个百分点。
“中国高质量实施RCEP,助推区域经济不断前行,为亚太和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动力。”业内人士表示,RCEP生效实施一年来,中国与各成员国实现了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,成员国之间贸易往来更加密切,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稳定。此外,各成员国基于谈判共识,降低关税,开放市场,为企业在货物贸易、服务贸易、投资、人员跨境流动、数据流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经济活动创造条件。 企业收获“真金白银” 自2022年1月1日RCEP生效以来,各地抢抓机遇、积极探索。2022年,大连关区RCEP项下进出口货物贸易实施顺畅,享惠货值达61亿元,700余家进出口企业受益。 此外,上海海关2022年全年RCEP项下进出口货值超480亿元,关税减让超6亿元,1900余家沪企享惠;北京海关共签发RCEP证书4304份,货值2.45亿美元,惠及137家企业,帮助出口企业在目的国享受关税减免约1600万元人民币;2022年哈尔滨海关为黑龙江省出口企业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968份、货值3.03亿元,可帮助企业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约909.4万元人民币…… 注入新增长动力 2023年1月2日起,RCEP对印度尼西亚生效。至此,我国已与其他14个RCEP成员中的13个相互实施协定。 RCEP对印尼生效,是推动RCEP全面生效实施的重要一步,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、地区和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。 此外,按照RCEP规定,多数成员国都会在每一个新的年份履行包括降低关税、扩大市场准入、减少壁垒等更多承诺。“这些承诺会降低各类要素在区域内配置的成本和难度,推动形成新的贸易投资机会。”某专家表示。 未来,我国将以RCEP为新起点,与更多贸易伙伴商签自贸协定,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;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、服务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水平,积极参与数字经济、环境保护等新规则议题谈判,稳步扩大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等制度型开放,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 |